瑞泰新材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发布时间:2024-05-01 来源:小九直播杏彩体育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公开披露》中的“化工行业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公司主要是做电池材料以及有机硅等化工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行业归属上,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属于“C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属于“C2662专项化学用品制造”;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的决定》,属于“新能源产业以及新材料产业”。

  在“双碳”目标引领和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国内外政策长期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储能产业和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的发展。报告期内,锂离子电池价格大大下降而技术性能慢慢的提升,各整车厂推出更超高的性价比的产品,充换电等基础配套设施持续完善,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逐步提升;同时风能太阳能等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装机占比逐步扩大,储能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不断的提高,商业模式逐步清晰,电力系统储能和工商业储能等应用场景对储能电池的需求持续增加;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储能产业的发展已成为电池应用的强劲增长点,推动电池材料产业的持续发展。

  2023年4月,国家能源局发布《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2023年5月,继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快速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建议》之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2023年6月,商务部办公厅发布《关于组织并且开展汽车促消费活动》的通知。通知明确,将统筹开展“百城联动”汽车节和“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活动。同月,财务部、税务总局、工信部制发了《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国家能源局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2023年11月,国家能源局又发布《关于加强发电侧电网侧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运作风险监测的通知》及《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这些政策、举措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及储能产业的发展。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 949.5万辆,同比增长 37.9%,其预计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150万辆。根据研究机构EVTank数据,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465.3万辆,同比增长35.4%,其中欧洲和美国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为294.8万辆和146.8万辆,同比增速分别为18.3%和48.0%,其预计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830.0万辆。

  锂离子电池方面,根据EVTank数据,2023年全球锂离子电池总体出货量1202.6GWh,同比增长25.6%,增幅放缓。从出货结构来看,2023年全世界汽车动力电池出货量为865.2GWh,同比增长26.5%;储能电池出货量224.2GWh,同比增长40.7%;小型电池出货量113.2GWh,同比下滑0.9%。EVTank预计全球锂离子电池出货量在2025年和2030年将分别增长至1926.0GWh和5004.3GWh。

  报告期内,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复苏乏力,锂离子电池行业增速放缓且产能大量释放而导致供求关系进一步变化,但中国锂离子电池材料产业仍取得了较好发展。根据研究机构EVTank 统计,2023年全球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出货量达到131.2万吨,同比增长25.8%,其中中国电解液出货量为113.8万吨,同比增长 27.7%,中国电解液出货量的全球占比继续提升至 86.7%。从市场规模来看,EVTank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电解液市场规模为522.1亿元,同比下滑36.7%,根本原因在于电解液价格的下滑。

  总体上,虽然产能阶段性过剩且竞争加剧,但随着绿色低碳的理念普及以及全球有关政策、法规的支持,叠加锂离子电池的性价比不断的提高,随着下游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持续发展,储能电池市场的逐渐打开以及消费电池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锂离子电池材料市场预计仍将平稳增长。

  根据研究机构EVTank统计,2023年中国电解液出货量为113.8万吨,同比增长27.7%。中国电解液出货量的全球占比继续提升至86.7%。国内市场前十名企业合计市占率由2022年的88.3%提升到2023年的90.2%,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中国电解液企业竞争力逐渐增强。报告期内,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产能上涨的速度远大于需求上涨的速度,产能出现阶段性过剩,竞争加剧。

  瑞泰新材一直处在第一梯队。公司作为该行业的先入者,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通过在行业内多年的技术积累,掌握了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相关材料的制造生产所需的主要核心技术,凭借较高的质量水准及工艺精度,能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务,在下游客户中享有较高的市场地位,并已与宁德时代300750)、LG新能源等国内外头部电池厂商建立了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

  随着电解液出货量的持续增长,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市场也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目前国内已经实现批量供货的企业包括华盛锂电、瀚康化工、浙江天硕、荣成青木和苏州华一等,主要生产 VC和FEC等较常规添加剂。

  公司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产品主要为锂盐类新型添加剂,在质量和技术层面处于领先水平;其中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LITFSI)已批量应用于固态锂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中,全球仅少数几家企业能生产该产品,公司已与国内外多家固态电池企业组织合作。作为中国首家量产新型锂盐添加剂二氟磷酸锂的领军企业,公司子公司超威新材牵头制定了《工业用二氟磷酸锂》团体标准(标准号:T/CIESC0041-2022),该标准于2022年10月21日正式实施。此外,公司正在浙江衢州和江苏张家港加强完善添加剂产品的布局,实现品类的多元化以及生产的进一步规模化。

  目前国内企业已经具备了较为成熟的超级电容器电解液与电解质的配套生产能力,主要企业包括新宙邦300037)以及瑞泰新材等。

  公司的超级电容器电解液出货量目前在中国排名靠前,获评中国超级电容产业联盟颁发的“中国超级电容器产业十佳企业”、“中国超级电容器优秀材料供应商企业”。公司子公司超威新材牵头制定了国内首个超级电容器材料的行业标准《超级电容器用有机电解液规范》(SJ/T 11732-2018),该标准已于 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

  有机硅材料包括四大门类,包括硅油、硅橡胶、硅树脂和硅烷偶联剂。硅烷偶联剂又称为功能性硅烷,具有品种多、结构较为复杂、用量少而效果非常明显、用途广泛等特点。硅烷偶联剂独特的性能与显著的改性效果,使其应用领域逐步扩大,产量大幅度上升。硅烷偶联剂已成为现代有机硅工业、有机高分子工业、复合材料工业及相关的高新技术领域中必不可少的配套化学助剂。

  有机硅材料一直是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新材料,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予以扶持和鼓励。《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十三五”国家科学技术创新规划》、《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 版)》、《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4 年版)》、《产业体系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等产业政策均明确将新型材料作为未来科技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鼓励投资者进入有机硅等新材料行业,为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由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多样性,功能性硅烷的消费从始至终保持相对较快的增长,与世界经济的发展水平正相关,增长的动力大多数来源于于新兴经济体的需求带动和新兴工业应用领域的开发,中国慢慢的变成了世界最大的功能性硅烷生产、出口与消费国。2023年受到全球经济提高速度放缓,尤其是欧美等主要经济体存在衰退风险的情况下,国内外市场对功能性硅烷产品的需求没有到达预期,产量增速会降低,行业竞争加剧。根据研究机构SAGSI统计,2023年全球硅烷产量约为52.55万吨,同比增长5.8%;中国功能性硅烷产量约为37.32万吨,消费量为25.01万吨,较2022年分别增长7.1%和8.8%。

  总体功能性硅烷市场仍将持续发展,从快速地增长时代转入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阶段。SAGSI预计 2024年中国市场对硅烷的需求量将达到27.67万吨,产量将达到41.03万吨,净出口量在13.36万吨左右。预计到2028年,中国大陆功能性硅烷的产量为59.88万吨,需求量为38.53万吨,净出口量约21.35万吨。

  国外主要硅烷生产企业有迈图高新、道康宁、赢创、瓦克化学、信越化学等等国际有机硅巨头。由于硅烷偶联剂有多达8,000多个品种,上述企业主要利用规模优势生产需求量较大的硅烷偶联剂品种,通过向全球其他中小型硅烷偶联剂生产企业采购其他品种完善产品序列,从而为国内硅烷偶联剂生产公司可以提供了发展机遇。

  目前,中国慢慢的变成了全球最大的功能性硅烷生产国,是全球功能性硅烷产能的主要增长点。中国功能性硅烷主要生产企业为江瀚新材603281)、宏柏新材605366)、晨光新材605399)、湖北新蓝天等。

  公司所生产的硅烷偶联剂产品涵盖九大系列六十多个品种,其中1种产品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29种产品被评为省高新技术产品。公司作为国内高端有机硅材料供应商,已获得国际大型化工企业陶氏化学、巴斯夫、欧文斯科宁、迈图高新等公司的认可并进入其供应商序列,能较好地满足高端客户的需求。

  天赐材料002709):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材料、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新宙邦:主要从事电池化学品、电容化学品、有机氟化学品和半导体化学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江瀚新材:主要从事硅烷偶联剂和硅烷交联剂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宏柏新材:主要从事功能性硅烷、纳米硅材料等硅基新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报告期内,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复苏乏力,锂离子电池行业增速放缓且产能大量释放而导致行业竞争加剧,在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行的背景下,公司产品销售价格和净利润整体下降。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18,330,054.47元,同比下降39.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466,422,427.89元,同比下降 39.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443,727,614.46元,同比下降42.54%。公司当期业绩变化与行业发展状况方向一致。

  公司生产的电池材料包括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超级电容器电解液。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作用是在电池内部正负极之间形成良好的离子导电通道。作为锂离子电池四大主材之一,其指标直接决定了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循环寿命、安全性能、宽温应用等,是锂离子电池获得高电压、高比能等优点的保证。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一般由高纯度有机溶剂、电解质、添加剂等材料在一定条件下,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系为改善电解液的电化学性能而加入电解液中的少量添加物,属于重要原材料之一。不同种类的添加剂具备不同的功能,比如改善成膜质量、改善高低温性能等。

  目前公司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以锂盐类添加剂为主,包括二氟磷酸锂(LiDFP)、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LiTFSI)、二氟草酸硼酸锂(LiDFOB)以及三氟甲磺酸锂(LiCF3SO3)等,以上产品具备较高的技术门槛,且已大量应用于动力锂离子电池中,改善其高低温性能、循环性能及快充性能等。此外,公司的部分产品已应用于固态锂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中,并已形成批量出货。

  超级电容器电解液是超级电容器的核心材料之一,其与电极、隔膜等材料共同决定了超级电容器的性能。超级电容器是指介于传统电容器和充电电池之间的一种新型储能装置,它既具有电容器快速充放电、使用寿命长的特性,同时又具有电池的储能特性。其主要下游终端应用领域包括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和不间断电源等。

  公司的有机硅产品现阶段主要是硅烷偶联剂。硅烷偶联剂属于有机硅材料的四大门类之一,主要用以改善无机物与有机物之间的界面作用,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公司的硅烷偶联剂产品主要包括氨基硅烷、酰氧基硅烷、环氧烃基硅烷等,用于高档涂料、玻璃纤维等领域。

  公司生产硅烷偶联剂的主要原材料为功能性硅烷中间体,如γ-氯丙基三氯硅烷、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公司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材料以及硅烷偶联剂等化工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经营模式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采购策略:对于主要原材料,公司与行业内知名供应商合作,建立了稳定供货渠道。公司会结合生产部门的需求,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同时,合理控制库存。

  成本控制:公司会对主要原材料市场持续跟踪、深入分析,定期制定采购计划、调整波峰与波谷期间采购规模,以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的不利影响。

  供应商管理:公司建立供应商评价管理体系,形成了具有相对稳定、适当竞争、动态调整的合格供应商名录,确保了原辅料供应的持续稳定、质量优良及价格合理。

  公司主要采取以销定产为主的生产模式,以客户订单及中长期需求预计为导向,制定生产计划并实施。在生产组织方面,销售部门根据近期销售情况、交货订单、客户需求预测及市场开发进展,预估下月的产品销售量并形成月度销售计划;生产部门则根据月度销售计划、成品实际库存、安全库存量、上月出货量以及车间生产能力等情况制定下月的生产计划,在实际操作时,生产部门还可以根据具体订单合理调整生产计划。

  在生产作业方面,生产部门确定生产过程中各工序的控制要求,编制生产过程作业指导书,规定操作方法、要求,监督各生产工序中的操作人员按各自工艺要求和作业指导严格执行。在对产品品质的控制方面,生产部门根据产品性能要求和相关工艺设立关键控制点,并制定控制项目及目标值。

  公司主要采取直销模式。首先,公司经过客户的调查评估、验厂考察、样品测试等认证程序,进入主要客户的合格供应商体系,达成合作意向。随后,在客户合作对接过程中,公司的营销、研发部门与客户开展深入、持续对接,品管、采购部门也参与到客户产品的开发中。此外,公司在提供材料样品的同时,会根据客户产品开发情况,给出建议使用条件,协助客户完成产品体系的定型,共同促进产品应用市场的开拓。

  此外,公司在开拓市场过程中,存在少量通过中间商开拓及维护业务的情况。中间商主要提供客户撮合、客户维护,以及协助沟通产品和报价需求、协助运回产品包装桶等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与下游客户采取议价为主的谈判机制,双方在商议价格时,会根据原材料成本、人工及制造成本、市场供求状况、预期利润及客户议价等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

  公司拥有独立的技术研发中心和人才队伍。研发团队一方面会根据市场需求或者潜在需求发起内部研发课题,依靠丰富的行业经验,独立完成相应的研发项目;另一方面,公司会承接国家级/省级的研发项目课题,通过内部评审以及预算编制后,相应执行研发项目开题——小试——中试程序,最终完成课题验收。

  此外,公司与部分行业内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建立了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合作研发相关工作。

  近期电池材料产业链将面临行业增速放缓和竞争加剧等问题,但随着绿色低碳的理念普及以及全球相关政策、法规的支持,叠加锂离子电池的性价比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仍将稳步增长,储能也将是锂离子电池应用的长期增长点。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市场需求预计将持续扩张。公司作为领先的优质锂离子电池材料生产企业,具备较强的技术以及规模优势,对于核心客户的技术要求和技术信息较为了解,能够提供更为有效的电池材料产品、技术支持以及整体解决方案,具有较强的先发优势和客户粘性。

  功能性硅烷这类精细化工产品因其高附加值、低污染、低能耗以及小批量生产的特点,已经成为全世界各新兴经济体竞相发展的重点对象。研究机构SAGSI预计在未来五年内,传统消费领域橡胶加工、粘合剂、涂料和塑料加工等的需求仍构成功能性硅烷消费需求的绝大部分,并保持稳定增长。受新能源等行业需求拉动,复合材料领域将以较快速度增长。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公开披露》中的“化工行业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主要原材料的采购模式

  公司主要原材料主要用于生产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受供求关系变化及成本总体下降等影响,以上主要原材料下半年单价较上半年均有所下降。

  随着下游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持续发展,储能电池市场的逐渐打开以及消费电池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锂离子电池材料行业预计将持续发展。在锂离子电池材料行业,公司作为行业的先入者,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具有先发优势,通过在行业内多年的技术积累,掌握了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相关材料的制造生产所需的主要核心技术,凭借较高的质量水准及工艺精度,在下游客户中享有较高的市场地位。公司作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第一梯队的厂商,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技术优势,行业地位较为稳固。

  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持续加强研发工作。报告期内,母公司江苏国泰002091)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同发起成立“新能源新材料联合研发中心”,加强双方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联合研发、产学合作共同培养高水平人才等方面的合作关系;子公司超威新材投资建设的上海研发中心已投入使用。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取得165项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子公司华荣化工以及超威新材皆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公司承担多个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和省级重大科研项目,并承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等研发载体。公司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产品质量较高且稳定性良好,在色度、水分、游离酸、金属杂质含量、氯离子含量、硫酸根离子含量等技术参数上整体优于行业标准,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另外,公司已经在固态电池、锂硫电池以及钠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材料方面持续性地进行了相关研发投入和积累。公司的添加剂产品在质量和技术层面处于领先水平,部分产品已批量应用于固态锂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中。近年来,公司及子公司相继获评苏州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小巨人企业(制造类)、国家工信部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国轻工业新能源电池行业十强企业等荣誉。

  在电池材料领域,公司已与下游锂离子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LG新能源、新能源科技和亿纬锂能300014)等建立了紧密、持续的合作关系。公司了解核心客户技术要求和技术信息,可提供更为有效的电解液产品、技术支持以及整体解决方案,具有先发优势和客户粘性。另外,公司在张家港、宁德、衢州和自贡加强生产基地建设,2024年部分项目将投入使用,同时波兰华荣将逐渐步入正轨,共同为客户提供更优的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深化合作关系。

  在硅烷偶联剂领域,公司产品整体稳定性以及工艺精度较高,并具备针对客户具体行业提供差异化产品的能力,已获得国际大型化工企业陶氏化学、巴斯夫、欧文斯科宁、迈图高新等公司的认可并进入其供应商序列。

  公司及主要子公司深耕电池材料以及有机硅行业,经过多年的不断积累,公司拥有稳步成长的人才团队。生产、研发、销售、采购人员均具有多年行业从业经验,为满足市场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持续不断的工艺改进、良好的技术服务提供了充分的人员保障。

  公司的技术团队由行业资深技术专家组成,核心技术人员曾主持或参与多个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和行业标准制定。基于多年的行业从业经验,公司的技术团队掌握了丰富的电池材料以及有机硅材料的制造和工艺知识,深刻理解制造过程中所面临的技术需求和研发挑战。

  报告期内,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复苏乏力,锂离子电池行业增速放缓且产能大量释放而导致行业竞争加剧,在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大下行的背景下,公司产品营销售卖价格和净利润整体下降。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718,330,054.47元,同比下降 39.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纯利润是466,422,427.89元,同比下降 39.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纯利润是443,727,614.46元,同比下降42.54%。

  公司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带来的挑战,紧紧围绕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总方针,在深化供应链合作、优化客户结构、稳步推进扩产项目、加强研发创新、持续提质增效等方面不断夯实主营业务,努力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报告期内,全球锂电产业整体增速放缓、竞争加剧,且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但在动力及储能市场的强力拉动下,电池的产销量仍在攀升,电池材料亦得到进一步发展。我们预计全球锂电产业整体将进入平稳增长阶段,但产能阶段性过剩,电池材料企业将放缓产能释放速度,行业将步入新一轮竞争与洗牌周期。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市场会重归供需平衡。近期,电池材料企业在市场开拓、成本控制和技术创新方面将继续面临挑战。

  随着全球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中国经济发展的基调依然延续扩大内需的稳经济策略,而硅烷需求将进一步稳定增长,硅烷企业盈利水平有望企稳,但同时国内竞争加大。长远来看,大型厂商会在技术、产品和生产上向绿色产品、智能化生产、高端产品等路线发展,预计国内硅烷产品将会持续分化,高端市场价格将在高位波动,低端市场竞争越加激烈且提价空间有限。

  未来公司将在稳定发展现有产品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产品的种类,优化和完善技术服务和技术解决方案,以全球化的视野拓展国内外业务,加强与国内外客户、供应商的合作。公司将通过规模化发展,技术创新,业务拓展,产业延伸和人才培育等路径,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增强竞争实力,致力于成为智能、安全、环境友好的世界一流化工新材料供应商。

  公司将紧扣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总要求,继续围绕公司发展目标,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全面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强化核心竞争力。具体经营举措如下:

  1、多渠道推进,持续研发创新。自主研发为主、合作研发为辅,特别要加强研发锂离子电池材料的新产品新工艺新配方,以改善其安全,快充、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和循环寿命等性能,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同时在固态电池、锂硫电池等新型电池材料上继续深入探索。

  2、精益生产,优化管理。在生产、供应链和项目建设等环节持续深化提质增效,严控各项成本开支,管理出效益;继续根据相对专业化、相对短供应链的特点,努力做好降本工作。

  3、整合优势资源,发挥协同效应。在行业洗牌的局面下,更要加强与头部企业、上市公司以及有竞争优势企业的合作,与主要供应商加强沟通和交流,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进一步确保上游原材料的品质与价格竞争优势,相互支持,合作共赢。

  4、加强团队建设,开拓全球市场。既要各环节做优做强,又要相互配合,富有战斗力和凝聚力;特别要打造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销售队伍,在公司大团队的支持下积极开拓和服务国内外优质客户,不断优化客户结构、壮大客户队伍。

  5、提升风控意识,完善内控措施。一如既往在各方面坚持依法合规;在经营方面还要密切关注市场风险,加强业务和财务的风险管控意识,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风险预防、控制和监管制度,努力提升公司的发展质量和稳定性。

  报告期内,受上游主要原材料价格下降和竞争加剧的影响,公司锂离子电池材料2023年的销售均价同比下降,导致公司销售额同比减少;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稍有下降,叠加销售额下降的影响,导致公司盈利同比减少。随着市场竞争程度趋于激烈以及新竞争者的进入,公司主要产品的销售价格和市场份额可能受到进一步冲击,如果公司未来不能持续保持和提高市场竞争力,则可能导致公司毛利率水平下滑,主要产品市场份额下降,从而导致公司经营业绩出现下滑甚至亏损的情况。

  应对措施:公司作为锂离子电池材料的龙头企业之一,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未来公司将在稳定发展现有产品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产品的种类,优化和完善技术服务和技术解决方案,以全球化的视野拓展国内外业务,加强与国内外客户、供应商的合作。公司将通过规模化发展,技术创新,业务拓展,产业延伸和人才培育等路径,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增强竞争实力,致力于成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化工新材料供应商。

  电池技术一直以来处于持续高速发展中,其由最初的铅酸电池到镍氢电池,至现在的锂离子电池,其技术路径以及性能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随着行业的发展以及技术的迭代,新型技术路径如氢燃料电池、固态锂离子电池等可能对现有的液态锂离子电池产生冲击。若未来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技术指标和经济性被其他技术路线的动力电池超越,锂离子电池的市场份额可能被挤占甚至替代。锂离子电池的技术发展路线也可能发生变化,固态电解质可能会逐渐替代传统的有机液态电解液,从而导致对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市场需求下降。

  应对措施:任何新技术的产业化都需要不断地长时间地经过市场的验证。即使成功,预计各种技术路线的电池产品将长期在市场上共存,大部分技术路线仍然将使用电解液、添加剂等公司主要产品。公司通过在行业内多年的技术积累,掌握了锂离子电池材料所需的主要核心技术,同时公司一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努力和上下游企业一起持续提升锂离子电池的性价比。此外,公司已经在固态电池、半固态电池、锂硫电池以及钠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材料方面持续性地进行了相关的研发投入与积累。公司的部分新型锂盐产品在固态锂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中已形成批量销售。公司将紧跟行业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及时把握市场信息,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对相关前沿技术进行储备,及时实现技术进步或转型,以应对技术更新带来的风险。

  公司原材料成本占营业成本比重较大,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对营业成本及毛利率有较大影响,进而对公司业绩造成不利影响。另外,政府和社会对环境保护和能源耗用的要求不断提升,部分不符合要求的供应商可能会相应受到影响乃至被关停,部分地区也可能因能源或环保原因而对域内企业采取阶段性的限制措施,使得部分供应商无法及时、足量向公司供应主要原材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公司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1)巩固加深与主要原材料供应商的战略合作,提高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2)完善采购遴选机制,加强采购环节管理,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新的合格供应商,扩大采购来源,以促进采购成本的优化。(3)持续加强原材料市场价格的研究和分析,及时调整采购规模。(4)加深与客户的沟通合作,努力和客户建立合理的价格波动调整机制。(5)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持续优化生产工艺、提升管理水平及购置先进设备,降低单位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

  公司生产会产生一定数量的废水、废气、废渣,部分原料、半成品、成品为易燃、易爆、腐蚀性或有毒物质。尽管公司配备有较完备的安全设施和环保处理设施,制定了较为完善的事故预警处理机制,技术水平比较先进,但仍然可能因物品保管及操作不当、设备故障或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安全事故或环境污染事故发生,从而影响公司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此外,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和国家环保、安全政策要求的提高,公司未来可能需进一步加大安全和环保投入,进而影响公司的经济效益。

  应对措施:针对以上风险,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公司一直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安全环保、职业健康方面的法律法规要求,制定了一系列相关制度,并严格落实。公司投入足够的安全防护用品和安全防护设备设施;还采取了岗前安全教育、特殊作业防火安全措施、属地管理责任制、定期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生产培训等多种形式夯实安全生产责任、增强安全生产意识。下属主要子公司均设置了EHS中心,负责安全环保的统筹工作,各车间和部门等均配置了相关人员加强现场的监督和检查。

  近年来,公司业务发展态势良好,人员结构较为稳定。但随着包括募投项目在内的新建项目的投建,公司产能预计将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快速扩张,管理链条逐步延长。同时在资本运作、市场开拓、技术研发、资源整合等方面对公司管理团队和公司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体管理难度加大。如果公司的组织管理体系、人力资源管理、对外投资管理等方面不能适应公司快速发展及规模不断扩大带来的变化,公司将面临生产经营规模快速扩张带来的管理风险。

  应对措施:针对以上风险,公司将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团队建设、健全科学决策体系、防范决策失误和内控风险,使公司营运体系能够更好地适应公司规模迅速扩张的需要,以应对公司将可能面临的管理风险,从而保障公司的稳健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公司出口收入存在一定的占比,随着公司海外业务的扩展,出口收入可能持续增加。当前人民币汇率波动可能导致公司产生一定金额的汇兑损益,进而影响公司财务状况。

  应对措施:公司将密切关注汇率波动情况,一是要培养和引进懂专业、懂技术、懂工具的财务人员,加大有关信息的投入,使之能够在外部咨询的基础上对汇率做出独立的判断,能够识别风险点并运用有关工具管理风险;二是以避险为目的,以正常生产经营为基础通过套期保值等金融工具应对汇率波动风险。

  尽管公司主要客户为锂电池行业知名企业,其履约能力较强、信誉较好,但近期行业整体进入阶段性产能过剩,行业竞争加剧,经营风险增加;存在因个别客户自身经营不善或存在纠纷等导致应收款项无法按时收回或无法全额收回的风险,将会对公司经营业绩及等方面造成不利影响。

  风险应对措施:(1)做好客户评审和信用评估管理,合理设定信用期限,根据情况及时对信用限额实施动态调整;(2)及时做好货款清收工作,制定有效的催收策略,对逾期账款进行跟踪管理;(3)跟踪监测客户经营情况,发现不良迹象及时应对;(4)开拓多元化的市场和客户群体,避免对大客户的过度依赖;(5)积极依托信用保险的政策保障和避险工具,对信用风险进行缓释和覆盖;(6)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定期对应收账款进行内部审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公司核心产品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其主要原材料为六氟磷酸锂,价格存在周期性特征,波动性很大。近期,锂电行业增速放缓且产能大量释放而导致行业产能出现阶段性过剩,竞争有可能进一步加剧,不排除公司业绩有大幅下滑的风险。

  应对措施:针对以上风险,一方面公司将积极开拓和服务全球优质客户,对接客户的真实需求,不断优化客户结构,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另一方面,公司将适度调整项目建设进度并进一步采取切实措施提质增效,包括但不限于生产、研发、供应链管理和项目建设等环节,以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和全球市场竞争力。

  公司在波兰、韩国等地设有子公司,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境外收入为公司营业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境外市场受政策法规变动、政治经济局势变化、知识产权保护、不正当竞争、消费者保护等多种因素影响,随着业务的发展,公司涉及的境外经营环境将会更加复杂。若境外市场出现较大不利变化,或公司境外业务拓展效果未达预期,会对公司经营的业务带来一定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成立专门的研究部门,为公司经营提供决策支持。从宏观层面加大信息收集力度,了解和研究相关国家和地区及周边环境的政治、经济等事务,梳理当地人脉,全面开拓市场和各类渠道;微观层面,对目标市场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分析,掌握当地局势和动态,做到第一时间防范相关海外经营风险,重视所在国法律和法规的搜集整理,研究并遵守当地劳动法、会计法、税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尊重国际惯例和标准,合法经营。

  国家统计局:4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4%,连续两个月位于扩张区间

  已有95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5014.49万股,占流通A股23.51%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9.28元。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继续关注。

  限售解禁:解禁5.2亿股(预计值),占总股本比例70.91%,股份类型: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本次数据根据公告推理而来,真实的情况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使用者真实的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